阅 编 刷 历
首页 > 北陆图书馆 > 须弥·生态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新建相应的图鉴页请点击 。
北陆图书馆
拓展阅读
蒙德
璃月
稻妻
须弥
枫丹
纳塔
至冬
坎瑞亚
白夜国
地理
须弥·地理
须弥·生态
人文
须弥教令院
缄默之殿
镀金旅团
花神诞祭
兰那罗
花灵
影像回廊
赤王
大慈树王
花神
翠草之龙
目录
1 动物
1.1 草晶蝶
1.2 瞑彩鸟
1.3 圣鹮
1.4 赤鹫
1.5 丛林树蛙
1.6 赤尾蜥
1.7 蕈猪
1.8 牦牦驮兽
1.9 面具鼬
1.10 长鬓虎
1.11 棘冠鳄
1.12 毒蝎
1.13 飞蛇
1.14 圣金虫
1.15 流沙鳗鳗
1.16 沙脂蛹
1.17 真果角鲀
1.18 吹沙角鲀
1.19 暮云角鲀
1.20 沉波蜜桃
1.21 青金斧枪鱼
1.22 翡玉斧枪鱼
2 植物
2.1 星蕈
2.2 香辛果
2.3 墩墩桃
2.4 须弥蔷薇
2.5 毗波耶
2.6 树王圣体菇
2.7 帕蒂沙兰
2.8 月莲
2.9 劫波莲
2.10 枣椰
2.11 赤念果
动物
草晶蝶
空气中飘荡不定的草元素微粒聚合而成的纯粹元素生命,同蛺蝶一般悠游。
闪光的草元素生物,是元素上升凝合而成的产物,以无处不在的草元素维生。
传说草晶蝶是生命的种子。无论经历过多少次的枯荣,只要种子不死,大地就一定会重新绽放生机。
瞑彩鸟
生活在须弥的森林中的鸟类,因为绚丽的色彩颇受喜爱。在驯化之后,能够传递信件。
据说瞑彩鸟在过去有着相当的智慧,能够学会人的话语,甚至连文字也能理解。
圣鹮
高贵优雅的鸟类,生着宽阔的双翼与修长的腿。
栖息在沙漠绿洲附近,在过去曾被视为神明的象征而受到广泛的崇拜。在沙海遗民的古老传说中,这些生灵乃是失落灵庙的守护者,拥有着可以消弭灾厄的神圣力量。
赤鹫
以残骸为食的大型鸟类,赤红色的羽毛在阳光下显得有些稀疏。
这些鹫鸟并非原生于荒漠中的物种,而是在猩红之王统治的古老文明消亡后才出现在沙漠之中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生活习性,在某些沙漠遗民看来,它们乃是带来死亡与灾厄的生物。
丛林树蛙
常在湿地出没的小小青蛙。
潮湿地带十分常见的小动物,身上会分泌奇特的粘液,具有多种药物用途。树蛙适应丛林中的生活。
据说有些树蛙可以在丛林间滑翔。根据研究,其原理与风之翼有不少相似之处。
赤尾蜥
头上生有尖角的小蜥蜴,时常出没在阴影遮盖的草丛中。
有着适应环境的条纹和红色尾巴的蜥蜴,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舍弃尾巴以迷惑敌人。
蜥蜴尾巴在风干磨成粉后有特殊的药用功效,一些疯狂的炼金术士甚至开发出了将之加工成爆炸物催化剂的技术。
脱离了身体后的尾巴会在一段时间后失去生命力,蜷曲起来。
蕈猪
生活在雨林之中的野林猪,在演化过程中与蕈类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
根据学者的研究,蕈猪依靠寄生其上的蕈类作为天然的迷彩,可以有效地躲避捕食者,更容易在丛林中存活下来。不过同时也因此被当作了天然的预制食材而在餐桌上广受欢迎。
牦牦驮兽
驮兽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性格温顺,是重要的生产运输工具。
在须弥,拥有驮兽的数量是财富的象征。大型的商队和镀金旅团往往拥有一直庞大的驮兽队伍,这使他们得以装载足够的补给与货物以跨越沙漠与丛林。
面具鼬
身材细长灵巧、钟爱恶作剧的捣蛋鬼。
黑色的面部给人一种戴着大盗面具的印象,但其实却是温顺友好的品种,也很少会进入人类的领地偷窃食物。尽管如此,面具鼬温顺友好的天性有时也会被不怀好意之徒盯上,利用来满足自己不劳而获的私欲。
长鬓虎
栖息在山林之间的猛兽,是森林中的王者。
将丛林视为自己的领地,平时会像国王一样巡视自己的疆域。如果遇到入侵者,它们会毫不留情的发起进攻。
鬓角上长者夸张的绒毛,根据学者的研究,似乎有着测量距离的功能。
传说在丛林中曾经有一匹真正的「虎」,是保卫丛林的灵兽。在它死后,这种形态与猫更加接近的猛兽继承了「虎」的威名。
棘冠鳄
栖息于湖泊沼泽的古老生灵。性情凶猛,会从水下发起攻击。
在须弥这片土地繁衍的历史要比雨林的存在更加悠久。在兽面的神祇仍旧斜倚王座之时,它们就被人们当作神明的使者来供奉。直到今天,沙漠的居民仍然将它们头上赤色的棘冠视为旧日神明的遗物。
毒蝎
生活在砂岩之下的大型节肢动物,擅长利用毒液捕猎。
因为在受到攻击时会分泌出含有剧毒的液体,因此在很久之前就被诸多阴谋家和炼金术士们盯上,成为了各类毒药的常用原料。果然比起毒蝎,还是人心要更加可怕。
飞蛇
一定程度上能够悬浮的爬行动物。
飞蛇并不具备「飞行」的能力,悬浮的能力似乎是借助了与鸟类相同的中空骨骼,与其中风元素的残渣。沙漠不是风元素的国度,但其中常年呼啸着侵蚀一切的风。无论是城池或是历史,都会被沙海的风慢慢磨成细沙。只有能与这种风共生的动物,才能在一切都回归尘土后依然生存在沙海中。
圣金虫
栖息在浩瀚沙海之中的顽强甲虫。甲壳上有着与沙漠中的古老遗迹相类似的花纹。
传说在黄沙之王统治大地的年代里,在千柱之城的凯旋式上,善使魔法的司祭会将那些战败者的灵魂封印在这些昆虫之内,命它们永远守护圣者的神庙与宫殿。后来,神庙崩塌,宫殿倾覆,唯有这些金色的虫类依旧延续着已被遗忘的旧日誓约。
流沙鳗鳗
体型修长的两栖鱼类,通常生活于沙海之中。为了适应高温缺水的沙漠环境,不仅身体演化成了特殊的形态,就连繁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虽然被教令院的学者们所否定,但沙漠的居民似乎认为,存在于沙海之下的巨型生物才是它们蛹化成熟之后的完整形态。
沙脂蛹
在沙漠深处流沙鳗鳗的繁殖地才能找到的枯壳。其坚硬的表壳是为了保护流沙鳗鳗的幼体,直到它们得以适应炎热干燥的沙漠环境而存在的。
在沙漠民的传说中,流沙鳗鳗同沙虫一样,都是曾经吞噬太阳的巨蛇的后嗣。这一说法虽属不经,但从对沙脂蛹的研究来看,其在成分上与沙虫的体脂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也正是因此,狡猾的商人有时会将收集到的沙脂蛹制成粉末,用以冒充那些从沙虫体脂中提炼出的高档香料。
真果角鲀
体型圆润的中型鱼类,生有犄角般的软骨结构,据说它们会有这一结构开凿水下洞穴,建造栖身之所,或是驱赶试图伤害自己的生物。
体表呈现出青绿色彩的角鲀是这一谱系中最常见的品种,状如枝头尚未成熟的果实,因而得名「真果」。
虽说这种角鲀鱼刺极少,肉质肥美,但要是处理的方式不当,或是摘除胆囊的时间较晚,鱼肉就会像未熟果实般的酸涩。因此,「能否制作鲜美的角鲀料理」也成了衡量须弥厨师技艺的标准之一。
吹沙角鲀
体型圆润的中型鱼类,生有犄角般的软骨结构,据说它们会有这一结构开凿水下洞穴,建造栖身之所,或是驱赶试图伤害自己的生物。
这种角鲀有着黄沙般的色泽,其貌不扬,却是相当重要的品种。学者们根据这种角鲀的生理结构,推断出了整个角鲀谱系的生态特点——这种角鲀有着同族中最强的力量和最坚硬的犄角,扮演着「水下工人」的角色。由于长期在河床与湖底活动,与弥漫的河沙与湖沙为伴,它们也进化出了相应的保护色。
暮云角鲀
体型圆润的中型鱼类,生有犄角般的软骨结构,据说它们会有这一结构开凿水下洞穴,建造栖身之所,或是驱赶试图伤害自己的生物。
作为角鲀中最为长寿的品种,它们有着淡暮云灰的体色,易于辨识。这种体色来源于它们独特的生存之道——它们的皮质中含有和胆汁相似的成分,酸涩程度远超其他角鲀,许多水下生物对其敬而远之。
不过用特殊的手法烹饪后,这种酸味反倒能为鱼肉的鲜美增色,导致这种角鲀的销路极佳。在须弥的鱼市经常能看见「请勿将暮云角鲀与其他食用鱼类饲养在同一水池中」的告示牌。
沉波蜜桃
体型圆润的中型鱼类,生有犄角般的软骨结构,据说它们会有这一结构开凿水下洞穴,建造栖身之所,或是驱赶试图伤害自己的生物。
通体粉红,尾鳍嫩绿的角鲀,常让人联想到的墩墩桃。鱼如其名,它们的口感确实相当甜美,以至于被鱼师们认定「用来做甜品都不为过」。
当然,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鱼师们期待的鱼肉甜品并未获得成功,加上这种角鲀较为少见,价格高昂,难以作为食材,人们通常将它作为观赏鱼养殖。
由于不想花费大笔钱财购买这种角鲀,但又喜爱其明艳色彩的客户基数较大,甚至有商人反其道而行之,当真用墩墩桃制作了这种角鲀的模型,销量还相当不错。
青金斧枪鱼
形貌独特的鱼类,是鲽鱼的须弥远亲。这种鱼类的骨架宽大,身形曲线独具一格。
相传最早钓上这种鱼的鱼师将钓竿斜放在尾鳍末端,发现两者结合后形如某种长柄武器,为其起名「斧枪鱼」。相比它的学名「锚钩蝶」,这个名字更为形象,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虽说名字来源于武器,体内蕴含的力量在鱼类之中也位居前列,但斧枪鱼大多有着温厚的性格,体表生有着青金色纹路的斧枪鱼尤其如此。得益于坚硬的鳞片和力量的优势,斧枪鱼能从容应对其他水生生物的攻击,等到对方精疲力竭后悠然离去。
它们的力气对于鱼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唯有做好对抗大型猛兽的准备,在它们咬钩时就全力以赴,才能有效消耗它们的体能,将它们钓获。
翡玉斧枪鱼
形貌独特的鱼类,是鲽鱼的须弥远亲。这种鱼类的骨架宽大,身形曲线独具一格。
相传最早钓上这种鱼的鱼师将钓竿斜放在尾鳍末端,发现两者结合后形如某种长柄武器,为其起名「斧枪鱼」。相比它的学名「锚钩蝶」,这个名字更为形象,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色泽如翡玉的斧枪鱼喜欢在水生植物茂盛的区域活动,身形极易与背景相融,若隐若现。穿行在水草间的小鱼常常撞上它们屏障般的身体,晕头转向,不过翡玉斧枪鱼也不会被激怒,反而会适时为这些邻居提供庇护。
植物
星蕈
伞盖形如五角星星一般的菌类,生命力十分顽强。成熟后,伞盖中央会裂开。
香辛果
生长在炎热潮湿的雨林当中,有着特殊辛香的果实。磨成粉末后可以制成香辛料,是须弥最重要的香料植物。
在其他国家的传说中,香辛果生长在无人能够攀爬的绝崖断壁之上,由飞蛇与巨鸟守护。唯有那些可以役使镇灵的勇士,通过秘传的方法,在树王的庇佑之下才能采集得到。不过只要到过须弥的人就会知道,这些故事其实不过是须弥商人为了抬高香料价格而刻意编造出来的罢了。
生长在炎热潮湿的雨林当中,有着特殊辛香的果实。磨成粉末后可以制成香辛料,是须弥最重要的香料植物。
在其他国家的传说中,香辛果生长在无人能够攀爬的绝崖断壁之上,由飞蛇与巨鸟守护。唯有那些可以役使镇灵的勇士,通过秘传的方法,在神明的庇佑之下才能采集得到。不过只要到过须弥的人就会知道,这些故事其实不过是须弥商人为了抬高香料价格而刻意编造出来的罢了。
墩墩桃
林中灌木结出的果实。肉质敦实,味道香甜可口。据说食用后还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在过去,墩墩桃因为外形可爱曾被当成一种观赏性植物。不过随着其药用价值被发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作物,反而鲜少有人注意到它的观赏价值了。
须弥蔷薇
明艳而深沉的紫色花卉,散发出使行人驻足的馥郁芬芳。虽然被称作蔷薇但其实严格来说应该算作玫瑰。
从很早的时代开始,须弥蔷薇就被人们用来制作香精和香水。每到节日之时,集市中总会弥漫着玫瑰的馨香。在那些享誉须弥的诗文当中,须弥蔷薇常与美酒被一同提及,成为须弥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快抛弃无聊的苦修,与玫瑰和美酒相伴,这时节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毗波耶
没有种子的花卉。
只要大地重新记起,毗波耶就会绽放。
须弥的丛林是梦想的苗床,森林的孩子们有一部分的生命行走在梦中。后来,有一些孩子离开了森林的梦,但森林并不会忘记。
树王圣体菇
如云海般层层叠叠生长的菌类,大多寄生于雨林深处的乔木之上,因此被须弥人视为树王遗德熏结而出的圣体。
在须弥,森林中的居民有着向教令院贡奉树王圣体菇的传统,但这些贡品的用途却不为世人所知。据某些逸话中说,教令院每年会在净善宫进行秘密的仪式。在仪式上,贤者们会通过食用树王圣体菇的方式来纪念树王的牺牲。
如云海般层层叠叠生长的菌类,大多寄生于雨林深处的乔木之上,被须弥人视为神明恩泽的象征。
传说古时曾有冠盖覆盖整个须弥的参天巨树,被人们称为树王,如今散落在雨林各处的菌类便是其圣体所化。在须弥,森林中的居民有着向教令院贡奉树王圣体菇的传统,但这些贡品的用途却不为世人所知。
帕蒂沙兰
圣洁而高贵的花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花蕊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珍贵的香料。
帕蒂沙兰的名字据说来源于某位古代的神祇。传说中,亘古之时,曾有三位神明交好,而在那时曾有鲜丽之花遍布大地,而人们会将采集来的花蕊制成祭香奉献给神。
如今当时的花已经绝迹。而帕蒂沙兰乃是某人依赖丰沃之惠重新培育的品种。
月莲
生长于林中湿地,散发着同月亮一般皎洁光芒的花卉。只有在夜晚才会绽放。
在此地最古老的民话中,月神的高车也曾闪耀着比肩太阳的光芒,那时大地上的万物皆仰其恩泽。然而撕裂天空的利箭终于粉碎了装饰香车的宝珠,世人从此再也无法得见月夜君王的容颜。百花转而侍奉新主,唯有月莲仍旧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下追忆着旧时的欢歌。
劫波莲
生长在山崖峭壁之上的攀援植物开出的花朵。被称为莲只是因为外形相似,本身和莲花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须弥,到处是沿着山崖生长的藤蔓,如同时间一般无始无终。传说这些藤蔓是树王最初创生的植物,也是须弥一切植物的先祖。须弥所有巨木的根系,乃至于那棵不朽的圣树,都通过这些藤蔓连结在一起。这种说法虽然早已被生论派的学者所否定,但在民间仍然广为流传。
生长在山崖峭壁之上的攀援植物开出的花朵。被称为莲只是因为外形相似,本身和莲花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须弥,到处是沿着山崖生长的藤蔓,如同时间一般无始无终。传说这些藤蔓是雨林中最初创生的植物,也是须弥一切植物的先祖。须弥所有巨木的根系,乃至于那棵不朽的圣树,都通过这些藤蔓连结在一起。这种说法虽然早已被生论派的学者所否定,但在民间仍然广为流传。
枣椰
沙漠绿洲中的常绿乔木结出的果实。坚硬果皮下的果肉肉质绵厚,甘甜可口,对沙海子民而言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或许是因为沙漠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含糖量极高,无论是单独制成果脯还是做成各种糖果都很好吃。据说枣椰种植的历史相当悠久,在那些关于古老国度的歌谣中也常常会提到它们。传说在烈日君王夜夜不休的宴席上,枣椰所制成的蜜饯便是第一道开胃的美食。
赤念果
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也能存活的植物所结的果子,赤红的果实在黄沙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
拥有极其鲜艳的色彩,经过简单处理后便可制成染料。在沙漠住民的生活中相当重要,据说镀金旅团烈火般的旗帜也是由其所染就。红色的织物随着旅团的足迹被带往四方,无论身在何地,每当看到这些飘拂的绸缎,便似乎可以感受到故乡炙热的风。